绍兴上虞古代出了8名状元、1名榜眼、2名探花、294名进士,文人墨客层出不穷。上虞文风为何如此之盛?日前离子交换树脂,上虞孔庙遗址考古成果公布,揭示了其中的原因。
昨天,小布从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绍兴上虞区丰惠镇中心的上虞孔庙遗址发现了元明清时期孔庙大成门遗址,发掘区各探方已揭露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现代地层堆积共计14层,出土可修复文物1200余件,包括各时期残碑、建筑构件、石刻、瓷器、铜器(含铜钱)、动物骨骼等,其他标本300余箱。考古发现的许多残碑表明,自宋以来,上虞一直尊师重教、崇文尚读、书香润人,捐资修孔庙之学风代代传承。
上虞区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后经历代扩建形成右庙左学的建筑格局,右为孔庙,左为儒学,现已整体拆除,尚存大成殿、泮池和泮桥。上虞孔庙是绍兴市唯一现存大成殿的学宫建筑遗址,规模宏大,布局考究,等级较高。2023年11—12月,为配合上虞区丰惠镇孔庙修复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批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上虞区文物管理服务中心对该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250平方米,揭露各时期房屋建筑基址、水井、排水设施、河道、灰沟、灰坑等遗迹28处。此外,还有唐代的水井、台基、河道,南宋的泮桥基础,民国的房址及附属排水道等遗迹。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项目负责人罗鹏研究员介绍,这次考古廓清了上虞孔庙遗址发掘区域内地下遗存分布状况,为上虞孔庙建筑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直接依据,这也是浙江省内学宫建筑规范化考古发掘的首次尝试,为今后此类遗址的发掘及研究提供了借鉴聊城市益赫钢管。
考古发现的大成门、泮桥、排水设施等遗迹呈现了宋元明清时期孔庙的建筑格局,实证了上虞县学千年建筑兴衰史,为研究我国古代学宫的建筑布局提供了新的材料。战国、汉、六朝至唐代遗存延伸了丰惠古镇的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文化内涵,为研究上虞古县城的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人地关系等提供了新的参考。
丰富的文物遗存体现了该地古代政治、经济科举、文化的中心地位。其中,学宫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教育政策以及学规制度、地方教育史的重要资料,印证了孔庙的发展演变;皇家等级建筑构件体现了孔庙神圣庄严的高等级官方地位;大批量各地窑口瓷器展现了该地古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兴盛。
孔庙又称文庙、学宫,是中国古代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数码摄影、分布地域最广、影响最为深远、最具有中华文化辨识度的庙学建筑,是祭祀孔子的官办祠庙和崇圣传儒的教育场所,是科举时代无数官员士子心中的圣地。
上虞历史悠久,有众多的舜迹和有关舜的传说,是浙学开山之祖王充的故乡,代代有名士俊杰,才子墨客。多位考古专家认为,上虞古代之所以出了8名状元和近300名进士,就是因为这里学风盛炽,渊源深厚。
他们在考古中发现这里有许多碑文都与孔庙、儒学相关。如发现的一处残碑,就记载了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讲学于上虞西溪湖之事。后文人学子常在朱熹讲学处聚会,钻研学问,还发现有明代、清代御制学碑体坛,圣旨碑及各朝各代各种学宫碑记等,这些都表明,上虞学风一直很盛。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龙彬告诉小布,丰惠孔庙遗址考古揭示了上虞千载文脉悠悠奥秘,证实了丰惠古城的丰富文化底蕴,实证了上虞千年文化传承不绝的原因,是绍兴古县城考古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